查看原文
其他

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的思考

2017-10-17 王玉珏 IEE


当今世界格局纷繁复杂,传统意义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逐渐延伸为族群与族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际交流也日渐从经济、政治领域拓展至文化领域, 民众之间的交流日益成为维系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力量。党的第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2017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人文交流作为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人文的作用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周易》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人文化成”。今天,把人文和外交结合在一起,提出“人文外交”概念,这是中国外交理念的创新,也是当代中国外交实践不断开拓进取的体现。人们对人文的理解通常涉及与人、事相关的道德文化现象。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文交流强调的是以人员交流、思想交流、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的跨国交流现象。在西方,人文则指以观察、分析和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学科和知识总称,比如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和语言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全面建立,是我国实现和平崛起、夯实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与选择。自2000 年中方与俄方建立“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2007 年7 月更名为“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 至今,我国已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欧盟、法国、印尼、南非、德国建立了八大人文交流机制。


一、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卓有成效


(一)以“人”为本,以“文” 会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多年以来,已在与世界各国基于人文内涵的交流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在全球治理体系重建中参与度的提升,人文外交正在蓬勃发展。纵观已建立起的八大人文交流机制,重在不同层面的“人与人”间的交流。通过民众层面的交流达到“民心相通”,从而促成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人”既是人文交流的主体,也是人文交流的根本。人文交流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媒体、学者甚至是普通民众。人民在不同层面间的交流会达到不同的效果,且这种影响对受体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这也正是人文交流的魅力所在。


人文交流机制立足于人的交流,以教育交流、文化交流、青年交流为主要抓手,通过“教育培养人, 文化感染人,青年打动人”的方式,以“人”为本, 以“文”会友,结交世界各大文明所在的国家及其人民,介绍中国文化,宣传中华文明。


(二)八大交流机制引导,人文交流全面开花


目前,我国已签订的八大人文交流机制的对象范围从东亚近邻到欧洲大陆,从美洲文明到非洲大地, 覆盖了全球范围内的古文明与新型文明所在地。


全面开花的人文交流机制建立起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网络。这种互鉴是全方位的,不局限于某个文明或地区,而是伸开双臂迎接世界各国人民。在文明的交流中,既宣传中华文明,让世界人民了解真实的中国,也感受到其他文明的魅力,通过文明间的碰撞与互鉴,擦出新的火花,结出更多智慧与文化的果实。


(三)多领域全覆盖,打通人文交流路径渠道


由于人文交流机制构建对象的国别特色不同,中国与各国人文交流的路径也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教育交流、文化交流、青年交流,也有现代的科技交流、媒体交流和旅游交流等。特别合作领域即时结合国家战略的变化与发展,不断增加新的交流内容和交流方式。在国家“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政策的倡导下,将创新创业活动作为人文交流的新抓手,纳入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建设体系中。2015 年起中美创客大赛被纳入中美人文交流机制中,充实了中美两国人文交流机制的建设工作。


细数已经建立的八大人文交流机制成果清单,以中美人文交流机制为例,从2010 年建设之初的4 大领域发展到今天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妇女、青年、卫生七大领域,磋商成果由13 项增至400 多项(截至2016 年6 月);交流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在美留学生人数翻了一番,从30 多万增加到近60 万。特别是以孔子学院为主要抓手的汉语推广工作,成果突出。截至2016 年12 月31 日,孔子学院已与全球140 个国家(地区)建立512 所孔子学院和1073 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推广中国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方面的作用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机制构建国是主要的孔子学院所在地,孔子学院分别为美国110 所、俄罗斯17 所、英国29 所、法国17 所、印尼6 所、南非5 所;孔子课堂分别为美国501 间、俄罗斯5 间、英国148 间、法国3 间、印尼2 间、南非5 间。


二、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的现存问题


自首个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至今,已走过近17 个年头。其间不断创新合作路径,扩大合作范围, 展现了我国愿意与世界各国人民“以文会友”的大国姿态。成果斐然的同时我们也应保持清醒头脑,分析人文交流机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针对性的修正与调整。


(一)有待进一步厘清“人文交流”的内涵与外延


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至今,对我国人文和公共外交政策的影响日渐深远。然而,论及何为“人文交流”以及“人文交流机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似乎未曾明确。特别是国内外对于“人文”一词在不同语境下,认识不尽相同。尽管人文交流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其涵盖范围相对较广,但仍应明确其覆盖范围、建设原则以及操作方式等,保证在人文交流机制建设过程中的相对稳定和确定性。


(二)需克服单一化和趋同化的现象


尽管我国在与不同国别建立人文交流机制时,采用了不同的描述。例如“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中俄人文交流委员会”等,然而分析各机制的内容及配套活动可发现其内容和形式都较为类似,存在单一化和趋同化的现象。与不同文明与文化所在国建立人文交流机制时, 缺乏有针对性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作为支撑,特色鲜明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中国文化的传播待进一步加强


纵观世界人文交流工作,推广本国语言成为各国的主要抓手之一。法语联盟、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等均在语言推广的基础上传播本国文化软实力,普及其价值观。我国孔子学院的工作已取得了喜人的成果。然而,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对人文资源的统筹,对中国文化的推广停留在相对浅层,缺乏对于我国文化精髓的传播。习近平总书记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应通过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感染世界各国人民,通过构建我国文化软实力,树立在世界话语体系中的发言权,增强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四)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


随着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和我国文化外交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人文外交的开展情况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于人文交流机制的研究也应运而生。2012 年“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于北京大学挂牌成立;2015 年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获批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的战略布局与运行机制研究”;2017 年初教育部在全国各高校全面设立针对国别的人文交流机制研究中心。可见,针对人文交流机制的研究已经在学界形成了一定规模,然而成果却相对缺乏。仅以中国知网为例,以“人文交流机制”作为关键词搜索,除去新闻报道,研究性论文寥寥数篇。研究成果的缺乏制约着科学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进程。


三、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的建议


在我国以文化外交为基础的公共外交政策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对我国以文化软实力争取全球话语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制定目标与计划,全面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构建


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构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2015 年5 月,刘延东副总理作为机制中方主席与印尼人类发展与文化统筹部长布安共同启动中国- 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将机制的构建工作拓展到发展中国家;2017 年4 月,中国与南非建立第七个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将人文交流的范围扩展至非洲大陆,成为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中的里程碑。


在下一阶段的机制构建中,应以前期的工作成果为基础,结合我国当前的国家发展与外交政策,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构建工作,实现人文交流活动的全覆盖。


第一,明确合作领域。在过去八大人文交流机制构建的过程中,教育、文化、青年、体育成为主要的合作领域。双向交流的留学生、科研人员、文化和艺术工作者、运动员、游客都是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依托。其中,青年肩负着世界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最重要的支柱力量。因此在进一步拓展人文交流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应将青年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助于中外青年交流相关的长效活动;在国别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文交流活动;吸纳机制构建对象国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做到文明交流与互鉴。


第二,扩大合作范围。从已建立的八大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来看,多数为西方发达国家,仅与印度尼西亚一个发展中国家建立了人文交流机制。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的了解,特别是对其文化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因此,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应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特别是将合作对象国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


第三,从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拓展。已建立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多为双边,但在国际合作愈加紧密的今天,我国应更积极地与世界各国建立人文交流机制, 特别是在该框架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多边人文交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此外,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应充分考虑与全球或区域国际组织机构的合作,例如与金砖国家(BRICS)、二十国集团(G20) 等的合作;在已建立的双边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基础上,开展多边的人文交流活动,以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议等活动为契机,拓展多边人文交流的内容与形式; 通过与国际组织的人文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立,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话语体系中的影响力。


(二)以国别与地区研究为基础,开展特色机制建设


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目前我国已建立的八大人文交流机制,不难发现,在与不同国家开展人文交流时, 存在单一化倾向,未能及时考虑不同交流对象的多元性(国家、区域、阶层)。因此在进一步开展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时,应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国家具体的发展情况以及与我国的外交关系,开展相应的人文交流。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我们与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建立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应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情。目前,教育部已在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启动了区域和国别研究的培育建设工作,并已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分别建立了人文交流机制研究中心,为进一步推动机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我国应借助人文交流机制研究中心,加强国别与区域研究,确保双向认知。在国家公共外交战略布局的安排下,进一步有计划地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构建。特别是在机制建设前,做好与之相关的国别与区域研究, 做到知己知彼。学习与借鉴其他文明最精华的部分, 与我国文化进行交流与碰撞。同时了解他国需求,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其吸纳中华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


(三)以人员交流为抓手,打造文明互鉴基石


一般来说,“人文交流”包含三个层面的交流, 即人员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其目的是促进国家之间人民的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塑造区域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最后达成区域政治合法性的支持。纵观目前七大人文交流机制开展的情况,其成果多集中于人员交流,而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成果较少。


人文交流本应通过人员间的交流与互访,从而达到文化交融、文明互鉴为目标。因此,在人文交流机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增进文化活动的交流,特别是中华文明与其他地区文明间的对话与互鉴。我们应以大国姿态,引导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与沟通,打破西方强国对世界文化秩序的垄断和世界人民思想的操控,倡导多元文化间的平等沟通。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如何将人员交流上升到文明交流,真正实现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的文明互鉴的目的。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文明上交流互鉴”看作是夯实和加强中非关系的五大支柱之一,特别强调“人文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是我们单方面让别人接受什么问题,要注重对方对我们的反馈,注重人文交流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因此,我们应将人文社科的合作领域由普通层面的合作转为“高研”合作,加强中国社科院和国外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的高层互访与合作,增进学术机构和智库之间的交流,建立多元文化认同科研合作机制。在区域联盟和各国政府的支持下,整合大学及科研院所力量,建立由各国多学科学者共同参加的非官方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制定合作科研项目,在人文交流框架下就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等主题联合展开科学研究。设立标志性的文化项目,吸引高层次特别是青年国际人才赴华进行专业学习和交流,增加中国话语影响力。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项目,如法国埃菲尔奖学金项目、美国富布莱特项目等的经验。


(四)进行绩效评估,为人文交流机制“提质增效”


良好的人文交流项目能够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国与国之间人员的交流,增加国民感情和了解,提升彼此在对方国民心目中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诚然,人文交流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口碑工程。通过“民心相亲”的公共外交思路,解决目前国与国交往间的暂时无法调和的经济或政治矛盾。但是,仍然应在可行的范围内,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和机制开展的情况调整工作方向和领域,进一步为我国全面建设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提质增效”。


在人文交流活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从有效管理层面对人文交流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建立人文交流评估机制,是保障我国与其他国家人文交流工作正常有序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是明确评估内容。人文交流机制由于其领域和项目相对分散,不同国别的机制建设又各有区别。总结归纳评估内容,明确评估领域, 是开展人文交流机制绩效评估工作的重点。评估内容既应该包括人文交流活动的运作情况,也应包括活动开展的方向,特别是将外方民众对人文交流项目的接受程度和反馈意见等因素纳入评估范围。


二是建立评估体系。在明确评估内容的基础上,应适时根据不同人文交流机制的发展评估其建设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机制构建的阶段性目标和计划制定合理可行的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机制建设的成效进行评估和调研,配合国家战略发展格局及时调整机制建设的方向和重点领域。


三是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一个国家海外形象的改变往往与特定的环境、公众心理变化相关。影响力、感情、形象等这些元素都极为抽象,如何对这些抽象元素进行评估是巨大的挑战,但好感度和厌恶感则可以通过相关抽样调查进行评估。我们应基于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的自身特性,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机制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及时发现人文交流机制构建中的问题,并进行修正。此外, 如何根据评估结果改进人文交流机制的建设,也是下一阶段机制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构建全球治理新体系与格局,文明互鉴是关键支持。人类目前面临的很多共同问题,都需要通过文明对话、交流合作寻求答案。人文交流机制构建是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我们既要在这个平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同时也愿意倾听世界的声音,增进对其他民族语文化的了解与互鉴,做世界各文化人文交流的促进者。我国要进一步有规划、有步骤、有实效地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打造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鉴舞台。


(王玉珏,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

武汉大学中法人文交流机制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李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号:IEE-CEE)


《国际教育交流》杂志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教育类中文期刊,涵盖教育资讯、合作交流、环球采风、教育外事之家等栏目。自2009年创刊以来,《国际教育交流》杂志秉承“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开拓进取、服务会员”的宗旨,把世界教育引向中国,把中国教育引向世界,致力于推进中国教育对外交流事业的全面发展。

邮箱:editor@ceaie.edu.cn

电话:010-66111589


IEE-CEE  国际教育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